如何借假修真?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世出世间法统统不要,你心清净。为什么出世间法也不要?佛法因缘生,佛法也不是真的,也是假的,借假修真,所以对佛法也没有留恋。你执着佛法,错了。佛是叫你破分别、破执着,不是叫你分别、执着换对象。你那个不懂,是换对象。世间不执着,佛法执着;世间不贪爱,佛法贪爱。你的分别、妄想、执着、贪爱,没断!那个没用处的,还是出不了三界。

大家细心在这个地方去体会、去揣摩,要在这个地方用真功夫,这是真用功。形式上那是假的,那是表演给没有学佛人看的,唱戏唱给别人看,让别人看这场戏有所觉悟,是这么一个意思。真正功夫就是改变这个观念,你在这个世间身心自在!戒色网-https://jiesew.com/31220.html

人家看这些众生都造业,我们看所有的众生都是菩萨,都在那里表演顺逆境界,像唱戏一样,有的唱正面的,有的唱反派的,都在舞台上表演,我们在旁边看戏,你说这个多自在。表演正派的,好人,表演得好,鼓掌;表演反派的,表演得好,也鼓掌。你的心多开朗,你多自在,你多快乐。

佛法从什么因缘来的?因为有世间法,所以才有佛法。就好像人因为生病才有药,人不生病哪来的药?就没有药了。所以它是从世间法相对生出来的,因缘生法。你了解它的性质,它能够帮助你治病,病怎么治好?二边都舍,病就好了。病好了,药也不要了,舍掉,病才真好;病好,天天吃药,不又吃出病出来了。

佛又举了个比喻,好像渡船,古时候有,竹筏、木筏,编成这个做渡河用的。他说我说法叫筏喻,那个比喻,你上了岸你就把它丢掉,你不会背在身上。所以,佛法是叫你开悟的一个工具,你不能执着它,执着它开不了悟。执着它是你坐这个地方想渡河,你不肯上岸,你永远在河里面。

世尊在《金刚经》上教导我们: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?」法是什么?法是佛法,「舍」就是不可以执着,不可以分别、不可以执着。为什么?因缘生,不是真的。如果我们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分别,都不执着,我们就成功了,就入诸佛如来的境界,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见到了。

李老师以前告诉我们,看佛经、听佛法,要懂得弦外之音。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教我们学习佛法的方法,听经,离言说相,离名字相,离心缘相,你就真听懂了;看经,离文字相,离名字相,离心缘相,这个经你就能看懂。不能着相,着相是有执着、有分别、有起心动念,那全错了。佛讲得真好,只要你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你就成佛,你就证得佛法。佛法是你心里的心法,不在外头,统统在自性里。

自性,怎么会知道有这个东西?科学对它没有办法,哲学也没有办法。为什么?科学、哲学没有离开意识。我们想去研究它,用第六意识,第六意识是虚妄的,虚妄只能缘到虚妄,缘不到真实。佛怎么知道有真实?佛说了,你把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统统放下,你就见到。为什么?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是妄心,妄心放下,真心就现前,那叫明心见性,明心见性才管用,才能解决问题。

把执着换掉,世出世间的执着放下,就执着阿弥陀佛。这是阿弥陀佛度众生的善巧方便,巧妙到极处,你念这个名号就跟他相应。其实名号的意思,全是自性。阿弥陀佛四个字,梵语音译过来的,要翻成中国的意思,阿翻作无,弥陀翻作量,佛翻作觉,无量觉。无量觉是什么?自性。人人都有无量觉,人人本来是无量觉,所以《华严经》上佛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一点都不错。

把我们心里面不善的念头放下,善的念头也放下,把阿弥陀佛装在心里,心里只有一尊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。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,才能够做到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。这法子好!听经是为了断疑生信,目的在此地。我的疑心没断,我的信心生不起来。信心有了,但是信心力量不够,对这个世间还放不下,这就是信心力量不够。信心力量充足了,世出世间一切法全放下,只有这一念。

章嘉大师教给我们看破、放下,放下是止,看破是观,看破也就是明瞭事实真相,放下一切才跟自性相应,你不放下跟自性不相应,因为自性里什么都没有。所以念佛要求我们要用清净心念,夹杂不行,念佛的时候里面有妄念夹在里头,就把你念佛功夫破坏了;不能怀疑、不能夹杂,这叫净念。怎样能做到?前面讲的,大势至菩萨说的「都摄六根」。都摄六根就是放下万缘,世出世间法统统要放下。

顺境、逆境,坦然面对 学佛修行

顺境、逆境,坦然面对

初学佛的时候。章嘉大师告诉我,真正发心,发心修行,发心弘法利生,你的一生佛菩萨照顾,从此以后不要再操心。我听话,我相信老师的话,老师不会骗我。 所以我一生的际遇,无论是顺境、是逆境,我都能坦然处之。为...
佛曰: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 学佛修行

佛曰: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

文:红尘禅缘 佛言。人离恶道。得为人难。既得为人。去女即男难。既得为男。六根完具难。六根既具。生中国难。既生中国。值佛世难。既值佛世。遇道者难。既得遇道。兴信心难。既兴信心。发菩提心难。既发菩提心。无...
好景不常 学佛修行

好景不常

陆渊雷居士译释(出法句譬喻经) 【经文】世尊在罗阅只耆阇崛山,时有婬女,名曰莲华,善心自生,便弃世事,作比丘尼。独诣山中,行到佛所,未至中道,有流泉水,女因饮水,澡手照影,自见面像,姿妍无比,即便念言...
不想阿弥陀佛,就是想六道轮回 学佛修行

不想阿弥陀佛,就是想六道轮回

菩提心就是回头的心,我不再想其他东西,专想阿弥陀佛,这个心就是菩提心。因为我们不想阿弥陀佛,无论想什么都是轮迴业;换句话说,都是在想六道轮迴,想六道轮迴你怎么能够脱离六道轮迴,所以要把轮迴的念头打掉,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