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景不常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62
文章
1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陆渊雷居士译释(出法句譬喻经)

【经文】世尊在罗阅只耆阇崛山,时有婬女,名曰莲华,善心自生,便弃世事,作比丘尼。独诣山中,行到佛所,未至中道,有流泉水,女因饮水,澡手照影,自见面像,姿妍无比,即便念言:“云何自弃作沙门耶且当暂时快我私情。”便即还家。佛知莲华应当得度,乃化作妇人,端丽绝世,胜莲华女,寻路而来。莲华见之,心甚爱敬,即问化人:“从何处来?夫主内外?皆在何许?云何独行而无侍从?”化人答言:“自城中来,欲还归家,虽不相识,可共同行,还到泉水上。”莲华言善,于是二人相将,还到泉水上。化人陈意委曲,谓行路倦乏,即就地睡,枕莲华膝。须臾之顷,忽然命绝,膨胀臭烂,腹溃虫出,齿落发堕,肌体解散。莲华见之,心大惊怖,云何好人忽便无常,此人尚尔,我岂得欠?应当诣佛,精进学道,即至佛所,五体投地,作礼自陈,佛告莲华:“女人有四事,不可恃怙,一者少壮会当归老,二者强健会当归死,三者六亲欢娱会当别离,四者财宝积聚会当分散。”莲华闻法,欣然开解,得阿罗汉。戒色网-https://jiesew.com/35056.html

【译语】世尊(凡是佛,同有十种名号,佛与世尊即十名之二,此世尊乃称释迦牟尼佛也)。在罗阅只耆阇崛山说法时,国中有一婬女,名曰莲华(华即花之正字,花乃俗字),他自己发生善心,便放下一切世事,出家做比丘尼。独自向耆阇崛山走去,为的是要礼佛,要听佛说法,走不到一半路,经过一股流泉水,女掬水饮之,洗手时照见影子,自己看见自己面貌,十分妍丽,心上一转念头,我有这样美色,为什么不知利用,反放弃了出家呢?不如且慢出家,先享受几年情欲的快乐。主意既定,便即还家。其时佛在山中,知道莲华女应当得度,乃化出一位妇人,端丽绝世,胜过莲华女十佰倍,寻路行到莲华家中。莲华一见,心里极度爱敬,殷勤问化人道:“从那里来?丈夫及眷属亲戚都在什么地方?为什么独行?没有一人陪侍?”化人答言:“从城中来,欲回家去,既蒙一见如故,敢请送我同行到泉水边。”莲华说好极,于是二人同行,回到泉水边。化人娇喘微微,说是行路倦乏,二人坐下休息,化人把自己的头搁在莲华的膝上,睡倒下去。不料睡下后,立即气绝身死,而且身体立刻肿胀臭烂起来,肚腹溃裂,虫蛆涌出,齿落发脱,肌肉身体,登时腐烂得不成模样。莲华见了,非常惊怕,为什么这样美丽的人,好好的忽然无常,此人尚且如此,我面貌不如彼者,岂能常久不死。还是赶快投到佛前,努力学道的好,想罢,即到佛前,五体投地行礼,陈说学道志愿,及所遇妇人忽然死烂之事,佛便告莲华道:“女子有四件事,最是靠不住,一者,年龄虽然少壮,终会变老;二者,身体虽然强健,终会死灭;三者,六亲虽然欢爱,终要别离;四者,财宝虽然攒积,终要分散。”莲华闻法,欣然开解,得阿罗汉果。

【释义】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,诸佛菩萨以百千方便救度于人者,无非欲令离此火宅,得究竟安乐而已。世俗种种贪著,以为快乐者,在修道人看来,皆是桎梏,把人束缚得不能出此火宅;而少壮之人最难解脱者,惟有婬欲。世所谓爱情,所谓恋爱,若微细推察,则百分之九十九源于婬欲,即使高尚其志,好色而不婬。然所好之色身,本是幻有,一旦无常,即肿臭烂裂,虫蛆咂食,纵在少年,外色姣好,而其身中屎尿污液,亦复极不清净,果何所取而爱好之耶?色欲有丝毫不断除,无论如何修持,终不能出离欲界,何况出离三界。

天天读经就是依靠佛菩萨提醒我们 学佛修行

天天读经就是依靠佛菩萨提醒我们

我们生在这个时代,这个时代福很薄,障缘太多,稍不小心决定堕落,外面的诱惑力量太大了。内里面烦恼习气重,外面诱惑的力量很大,你怎么会不堕落?学佛也难保不堕落。我们今天小有成就,得力在哪里?得力在天天读经...
持戒清净改变命运 改变命运

持戒清净改变命运

持戒也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。持不偷盗戒,可以化贫贱的生活为富有;持不邪婬戒,可以保持家庭的幸福美满;持不妄语戒,可以获得别人的信任赞誉;持不饮酒戒,可以常保身体的健康以及理智的清明。原本坎坷的遭遇改变成...
佛教对命运的看法 学佛修行

佛教对命运的看法

命运既然如此奥妙,那么佛教对于命运究竟有什么看法呢? 1、佛教认为命运不是定型的,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佛教虽然也讲命运,但是有别于外道机械的宿命论。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,空无自性,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,...
律师找情人苦报不断,学佛修行走上正轨 邪婬恶果

律师找情人苦报不断,学佛修行走上正轨

来自江苏省无锡市的陈宏颖,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专业,现任无锡市某企业执行总经理,今年44岁,在过去的15年中,经历了人生的横祸灾殃、悲欢离合。现在站在这个讲台上,她要发露忏悔,警醒还在迷惑中的人们赶快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