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有些人学佛后万般不顺?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62
文章
1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我们每一个人,纵然今生没有造任何罪业,或者想不起造了什么罪业。
但从无始以来,在漫长的轮回中,阿赖耶上所积累的罪业也是无边无际,以此必然要感受不堪设想的果报。
龙猛菩萨在《大智度论》中也说:“大海水干竭,须弥山地尽,先世因缘业,不烧亦不尽。”
即使大海的水干涸了、须弥山倒塌了,可往昔所造的业也不会被摧毁,终将成熟于自己的相续。
我们哪怕做了一点一滴的善事,其果到时候也一定会成熟,就算造了微不足道的罪业。
正如《百业经》所言,果报不会成熟于外境的地、水、火、风上,只会成熟在自己的蕴、界、处上。
所以,大家不要认为:“我即生中从小就喜欢做善事,从来也没造过恶业,为什么还要感受痛苦?不公平!”这种说法是不懂因果的表现。
尤其是有些人现在唯一行善,修习菩提心、空性等大乘法要,或生起次第、圆满次第、直指本性等密宗教言,依靠这种强大的对治力。
本来自己后世将堕入恶趣的罪业,可以提前在今生成熟,并感受痛苦。
如《能断金刚经》云:“行持波罗蜜多之菩萨,受到损恼或受极大损恼,此乃未来所受之苦业,于此世成熟。”
就像有人学了般若之后,要么生病、要么遇到怨敌、要么家庭不和,各种各样的违缘特别大,痛苦甚至比一般人还强烈,这是什么原因呢?
是不是不应该修般若,或者修般若时魔王波旬来干扰,般若的力量无法阻挡呢?绝非如此。
而是因为般若的加持非常大,能令自己重罪轻受,本要在地狱、饿鬼、旁生里感受的剧苦,现在仅以疾病或违缘的方式即可化解了。
过去我们学《入行论》时,也有好几个修行人因家里出现违缘,或身体不好等缘故,后来就退出了。
他们认为:“没修法时我很健康,可是一修法以后,身体马上就不行了。”这种不懂佛理的见解,如今在汉地相当多。
这些人学佛后遇到一点点挫折,就立即怪罪于法,然后退失信心,却不知自己所感受的痛苦,皆是源于昔日的果报。
这个道理,我没有出家之前也不太明白,当时我家乡有个修行不错的人,病得十分严重,我就问一位善知识:“不是听说他修行很好吗?怎么还会受这种痛苦?”
那位善知识就引用了《金刚经》的这个教证,告诉我一些大德显现上生病也是正常现象。后来我就记住了,直到学了《前行》,才发现它出自这里。
其实在历史上,这种现象也是俯仰皆拾,比如唐玄奘的上师戒贤长老,长期主持印度那烂陀寺,德高望重,名震四方。
玄奘到印度时,他已年过百岁,当他听说玄奘来自东土大唐,竟然老泪纵横、泣不成声。
原来,这里有一段非常神奇的因缘:多年前,戒贤长老身患怪病,痛苦万分。虽然他修行了那么长时间,但仍无法忍受病痛的折磨,想要自杀了却残生。
当天晚上,他就梦到了文殊菩萨,文殊菩萨告诉他:“你在久远劫前,当过许多次国王,做了许多迫害百姓的恶行,本应堕落恶道长久受苦。
但因你这一世弘扬大乘教法,利益了无数众生,所以,地狱大苦报转变成了目前的人间小病苦,你最好还是继续忍受。
再过三年,有位大唐僧人会来此拜你为师,求受佛法。你若将佛法传授给他,身体就会康复。”后来,玄奘得受法要之后,他的病痛果然消除了。
由此公案可以了知,有些大德显现上生病,或者出现种种不顺,这并没有违背因果规律。
同样,我们普通修行人,学了甚深的空性法门或密法以后,生活中出现违缘,这也是将来世的大苦轻报于今生。
《父子合集经》也说过:“若造众恶行,当堕于恶趣,或外遇良缘,转重令轻受。”有些人出家后经常生病,学佛后心情不好,乃至发疯,这都不一定是坏事。
倘若以三宝的加持力,将自己来世数劫中所受的痛苦,在今生一并偿还了,那再怎么苦也是值得的,毕竟比起三恶趣来,人间的痛苦实在微不足道。
所以,这种因果关系,大家一定要明白。倘若别人学了佛、修了空性后,以前做什么都一帆风顺,现在却是违缘重重、一波三折。
那么我们要用这种教言去安慰他,让他在菩提道中不要退失信心。
戒色网-https://jiesew.com/34528.html
非财布施有哪些 学佛修行

非财布施有哪些

在佛教经典中记载,布施有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三种。笔者最近阅读日本佛教书籍,得知除了上述三种外,还有为经济能力不佳者设想的七种“非财布施”。台湾的学佛人士较少人知道,故笔者针对日本佛教徒现今正鼓励推行实...
没有福报,修行的路上,会有很多障碍 学佛修行

没有福报,修行的路上,会有很多障碍

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,如果没有福报,不仅智慧开发不了,更重要的是,障碍很多。很多人没有学佛,一切都好,学佛后,障碍就很多,这就是福报小的缘故。所以,我们讲,皈依佛,两足尊,什么具足呢,就是福报和智慧...
修行千年的乌龟为什么不能化成龙!真神奇 学佛修行

修行千年的乌龟为什么不能化成龙!真神奇

从前有一个乞丐,每天出门乞讨,他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,于是他把乞讨粮食积攒起来。可是他积攒了好多年,他的粮仓还是只有一点米。 一天夜里,他悄悄地躲在角落,果然一只大老鼠半夜来偷吃他的粮食。他很气愤大喊道...
学佛修行 心离贪欲 学佛修行

学佛修行 心离贪欲
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云:“若离贪欲,即得成就五种自在。何等为五? 一、三业自在,诸根具足故。 二、财物自在,一切怨贼不能夺故。 三、福德自在,随心所欲,物皆备故。 四、王位自在,珍奇妙物,皆奉献故。 五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