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愿要还愿

很多朋友见寺就进,见佛就烧香礼拜,祈福求护佑,希望梦想成真。这并没有问题,但如果你的所求实现,一定要回去还愿,尤其有明确承诺过愿望达成后重塑金身、捐佛像、捐钱物、乃至念多少经文佛号、做多少善事放多少生……,一定要说到做到,否则你相当于欠了神佛的债,要承担的因果非常重,护法神会有所惩戒的。听我用几个真实的案例为您道来。

  一,财富是如何失去的?戒色网 - 戒淫网-https://jiesew.com/13890.html

16年的时候,见到了一位之前曾经飞黄腾达,后来破产的老乡,现在也踏上了修行之路。

十几年前他一穷二白时,曾在一座寺院里拜佛许愿,如果以后能发家,就为这里的佛像重塑金身。结果,之后他运气好得如有神助,大发其财,真的实现了他期望的资产,成了当地的富豪,但他早把当初许的愿忘在了脑后,一直没有去还愿。再后来,他工厂的经营出现大幅亏损,资产又被负责财务的亲戚连贪带骗,卷个干净跑路,一下子陷入经济困境,债台高筑,家庭也受到巨大影响。老乡因此得了抑郁症,整天闷闷不乐,甚至想轻生,一走了之。

后来经过亲友介绍,找到一位有天眼的高人,见面后问他,你是否若干年前在某地寺院许过大愿,一直没有去还?他猛地想起多年前的这件事,点头承认。高人继续对他说,赶紧去还愿吧,你得到了财富又失去,这是你欠神明债的因果。他如梦初醒,出了一身冷汗,赶紧做出补救措施去还愿,不久后,他的生活又再现了曙光。

二,飞来横祸

一位做工程的朋友,2015年他的工地上出了一桩事故,巧合得近乎蹊跷。

当时他正在忙着另一个项目,某天下午偶尔去工地,发现之前曾被开除过的一个干活很马虎的电工又来上班了,于是他问了现场负责的工头,回应是这人刚招过来,今天头回上班,他对工头强调说,这个人之前被开除过,干活稀里马哈,技术和工作态度都不行,过两天你把他辞了。话犹在耳,当天晚上,工地上就出了事故,那个工人操作不当触电身亡,他前前后后赔进去200多万。

朋友愁得几乎一夜白头,思量这些年总是财来财去,起起落落,每次经济情况好转一点就有事发生,这么多年连房子都没买下,居无定所。于是他也找人看运气,对方问他,知道你为什么居无定所,三起三落吗?因为你除了家里的祖坟风水出问题之外,还有一个很不好的行为,见庙就进,见佛就许愿,但过后就忘,从不还愿,如果可以的话,你把原来许过愿的寺院都走一遍,把该还的愿都还了。

这朋友一想确实如此,但他这些年不知道去过多少寺院,拜过多少佛、信口许过多少愿自己都记不清了,最后只能通过做法事化解。

从此他谨记教训,老实做人,再也不夸夸其谈,信口许诺。后来他连着接了两个大单,彻底翻身了。

三,福报的漏斗

还有位朋友,早已皈依多年,平时也以佛教徒自居。但这些年来事业总是不稳定,身体多病,婚姻也没着落,看起来各方面条件不错的人,人近中年一事无成,她为此很苦恼甚至抑郁。

后来做专场法事给自己祈福时,师父直接问她是不是经常信誓旦旦许愿念多少遍佛经、抄经或者承诺放生多少物命,总是虎头蛇尾,从来不兑现,说你欠的债太多了,一定要改过,否则就像漏斗一样,把你福报漏光了。

朋友惊呆了,情况确实如此,这些年来,她经常许愿为了实现某事,要念多少功课,做多少功德,但从来没有认真完成过,总是有始无终,甚至若干次郑重其事祷告后,写下求工作疏、婚姻疏、求财疏……,最后还是不了了之,她都记不清自己有多少回这样的行为了。若不是师父提醒,她完全忽视了自己这个毛病,正是在这样的漫不经心中,她的福报彻底漏掉了。

学佛的朋友,一定要查缺补漏,检视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行为。

诺不轻许,愿须践行。

我们做人要讲信用,对自己说的话负责,对神明更要守信,千万不要信口开河,夸夸其谈,轻易承诺。如果许愿了,就要一诺千金,落实到底,要知道:因果从来不负人。

你会转么? 学佛修行

你会转么?

怎样出离六道轮迴?佛在经论上教导我们,还是一个转变,这一次的转变,转恶为善,你就不堕三恶道;转迷为悟,你就不会再迷惑颠倒;转凡成圣,你就超越三界,功夫深一层的,超越十法界,你的问题真的解决了。所以佛法...
修行,离不开这两点 学佛修行

修行,离不开这两点

我这一生只得力于李老师两句话,终身奉行,决定没有改变。老师的两句话,第一句「至诚感通」,第二句教我「一门深入」,我一生当中自行化他是以这两句话做基础。 专精一门,至诚感通。这一门里面,你开悟了,你契入...
善于运用顺逆境 学佛修行

善于运用顺逆境

古人所说「一生皆是命,半点不由人」。我们相信自己的命运,不怨天,不尤人,无论生活在顺境或是逆境,善缘或是在恶缘,绝对没有怨天尤人。命是自己造的,自己造自己一定要承当、要接受。接受的时候要懂得提升自己,...
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——忍耐 学佛修行

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——忍耐

星云法师 “能行忍者,乃可名为有力大人。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毁谤、讥讽、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,不名入道智能人也。” 一九五四年,我二十七岁,开始撰写佛陀传记,在《佛遗教经》中看到这么一段话时,心中感触甚深,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