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都不求,才得大自在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45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,我们要求它干什么?求得了,那个利益太小太小,等于求人间富贵一样,你的享受昙花一现而已。你什么都放下,什么都不求了,你所得到的是尽虚空遍法界。像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,那个多自在!观音菩萨为什么这么自在?观音菩萨无求。观音菩萨什么都不执着,不分别、不执着,性德显露,才得大自在。

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自在?样样都贪求,求的太多了。求的太多,烦恼就跟着来,求不得苦。没有得到想尽方法求,求到之后,想尽方法又怕它丢掉,结果还是要丢掉。你看穿事实真相,你的心就放下了,什么都不求;什么都不要了,反而得大自在。戒色网-https://jiesew.com/31139.html

我们的愿望很多,想这样想那样想不到,想不到很苦。如果聪明人,我不想就算了,不想就不苦。你天天想,这就苦!所以觉悟的人,佛常常教诫我们知足,知足常乐。知足就是我不求了,「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」,你这条苦就可以离开它。如果你要跟人家争,要多求,那求不得苦这一生是够你受的。

真正要做到我们这一生在这个世间,「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」。我们过一点简单的生活,每天能吃饱,穿得暖,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,足了,非常快乐了。快乐从哪里来?你不争不求就快乐。烦恼从哪里来?于人争,于世有求,你就烦恼。为什么?求不得苦,得到了又怕丢掉,患得患失,这很痛苦。我什么都不要,我就要这么一点点,我也不积蓄,我也不储存,你多快乐!我在这个世间活一天算一天,明天不去想它,我们就得自在了!

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生活方式是乞食,也是沿门托钵,真正有智慧、有道德、有学问。他采取这种方式给我们很大的教训,他教我们什么?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,你的生活就得大自在。所以他的心多清净、多快乐,心里头没有忧虑、没有烦恼、没有牵挂,生活过得那么简单,愈是简单的生活愈健康。

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在哪里?你看佛那个样子,那真正幸福美满;就是说,世间所有这些欲望统统放下,他生活在智慧里头、生活在道德里面、生活在大自在里面,法喜充满,这是真正究竟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我们中国人常说,「人到无求品自高」,他对于这个世间没有丝毫希求,教化众生、帮助众生,不希求众生的回报。

所以,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,这是释迦牟尼佛给所有出家弟子定的标准。为什么?你能尝到法味,你能快乐无比。人只要无求,没有欲望,心开意解,心是清净的,清净心生智慧不生烦恼,这多快乐、多自在。一有求、一有争,那叫造业,不但自己生烦恼,还有业报,没有办法出离轮回,生生世世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,太苦了!这是我们不能够不知道的。

人要把所有欲望统统放下,这个人就成佛。佛没有欲望,但是福报跟智慧是圆满的;有欲望不圆满,有欲望永远不知足。所以成佛不难,看得破、放得下,看得破是智慧,放得下是福报。福报从哪里来的?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的,不是外面的。外面没有福报,外面所得到的全是烦恼、全是业障,所以福报是从自性里面生出来的,这是可尊可贵。

人一定要知道离欲,离开执着,一切都不再执着,证阿罗汉果,离开分别证菩萨,不起心不动念就成佛。佛法修行功夫是放下这些,这些东西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,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。凡是自性清净心没有的,统统要放下。

处事待人接物,我们怎样过这一生?看破、放下。看破是样样都明瞭、样样都清楚,佛法的名词讲,性相、事理、因果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叫看破。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,你说你多自在。在这个世间「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」,别人争、我们让,别人进、我们退,这是诸佛菩萨、圣贤人教我们,生活、工作、处世待人的心态。于是我们的生活就自在、就快乐,自在就是佛家讲的解脱。随缘而不攀缘。

知足常乐,生活很好过。有衣服穿,三餐饭吃得饱,有一个小房子可以遮避风雨,够了!不必再求了。再求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求见阿弥陀佛;除此之外,我什么都不求了。你的心定了,你才真正享受到安乐,用这个方法调伏其身。世间人所争的都是假的,一样都带不去,一样也争不到,那都是愚痴造作罪业。真正明白人、觉悟的人,不再争了,统统放下了,一心向道。向道就是向清净心,向自己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。

弘一法师:药师法门的七种修持方法 学佛修行

弘一法师:药师法门的七种修持方法

对佛教文化有一定了解之人,都知道西方三圣、东方三圣、华严三圣等说法。其中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,即药师如来与日光菩萨、月光菩萨,药师如来即药师佛,他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,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则是其胁侍菩...
怎样修持戒定慧 学佛修行

怎样修持戒定慧

修戒。 戒的定义是不当作的不能作,应当作的不能不作。总括起来,那就是“七佛通戒偈”的内容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”五戒十善是一切戒的基础,所谓五戒十善,五戒就在十善之中,明白了十善也...
学佛修行 知足常乐 学佛修行

学佛修行 知足常乐

民间有这么一则传说: 有一天,仙人吕洞宾突然动了凡心,要来人间渡化众生。他下凡以后,远远地看见一个小孩蹲在路旁哭泣,觉得很奇怪,于是就向前询问原因。 小孩对吕洞宾说,因为家境贫困,老母生病无钱就医,所...
一代奇僧,治好无数有缘,预知临终日期 学佛修行

一代奇僧,治好无数有缘,预知临终日期

有这样一个僧人,他中年出家,修行8年后,想效仿济公,于是穿着破烂袈裟,背着烂蒲团,来到一处寺院与人打睹,竟成为寺庙住持! 他就是著名奇僧——离欲禅师! 禅师一生普度有缘,教人念佛,救人性命,他不但精通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