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51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同修们要记住!一切法决定从自己做起,只问耕耘不问收获。如果要想到收获,你就犹豫不决了,你就不会死心塌地认真去做,决不问收获。平等相待,和睦相处,互相尊重,互相敬爱,互助合作,我们决定要这样作法。不但对于一切人,不同族类的人,不同国家的人,不同宗教的人,甚至于对一切动物、一切植物,乃至于山河大地、草木、微尘,我们都是平等相待、和睦相处,都是互相尊重,互相敬爱,互助合作,这个道理非常深!

觉悟的人在世间,只有付出,只有义务,决不求权利,有福大家享,有罪报一人承当。我们是真的觉悟,真的明白,这样一来,世界永久和平,社会安定兴旺,人民幸福安乐,才能真正落实。关键我们自己是不是真做?一丝毫怀疑没有,一丝毫犹豫没有。在哪个地方做?佛家讲随缘,自在随缘,哪里有缘就哪里做。缘里头有人事的缘,有处所的缘,有时间的缘,人、时、处。戒色网-https://jiesew.com/31564.html

我们自己每一天能够反省,能够断恶,能够修善,能够积功累德。社会大众不守秩序,我守秩序;大众乱,我安定。从本身做起,能不能有影响呢?不必考虑这些,只问耕耘,莫问收获,就好!这是我一点浅显的贡献,一切都要从自己做起。

我要平等待人,我要先表现真诚、清净的平等,我要首先和睦跟大家相处。对待,那是迴响;首先我们要布施,我们要施舍,对方自然有回报。不要期待回报,所谓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。有没有收获?一定有收获。但是决不期望,决不等待,用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去布施、供养。和平落实到自己的身心,心平气和,健康快乐,轻安自在;落实在你家庭,家庭温馨;然后自自然然扩大,落实在你的邻里乡党。

我们如何能跟人相处得和睦,世间人讲的是相亲相爱,互助合作,这非常重要。一定要学着真正能够尊重人,自己一定谦卑,尊重别人,关怀别人,照顾别人,帮助别人,这非常重要。特别是别人有需求的时候、有困难的时候,要照顾,真诚的照顾,没有自利的念头,没有要求别人回报的这个心,这才是真诚心。我们对别人好,希望将来别人对我好,错误了;没有这个念头,只有付出,不求回报,为什么?因为众生跟我们是一体。

受什么样的委屈,受什么样的灾难不怪别人,怪自己过去生中疏忽,没好好修。而在这一生当中,确实把所有一切不善的念头远离,不善的行为也都疏远,一心向善。善是什么?利益众生,利益社会,常常想到我应当怎样帮助别人。自己无论受什么样的苦难,还能承受得了,那就很快乐!时时刻刻想着利益别人。

特别是学了佛法,学了佛法才知道,我们对别人、对社会最大的利益是什么?最大的利益是帮助别人觉悟,帮助别人回头。从哪里回头?从迷惑颠倒回头,觉而不迷,从一些违背伦理道德上面回头,认识伦理道德,明瞭伦理道德,热爱伦理道德,这就真的回头。回头是善,果报无比的殊胜,努力修善所谓是只问耕耘,莫问收获,收获是自然的。

我们努力行善,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善报,我们也非常快乐,为什么?不求果报。那不善的遭遇到,那是消业障,好事情!我功德是积功累德,我的业障是天天在消,这怎么不是好事情!业障消尽福就来,福来了怎么样?福来了不享,希望把自己的福报给众生去享受,那你福报就更大了。更大是什么?更大就是广利众生,利益广大的众生。

确实心里面念念希望一切众生,摆在我们眼前的,不同的国家、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宗教信仰,全是一家人。念念希望大家互相敬爱、互相关怀、互相照顾、互助合作,不要有分别、不要有执着,这个世界多美好!这桩事情能不能做到?从我自己去做,我能做到。但是我们只有付出,绝不求别人这样对待我,我们就做得很欢喜、很快乐。如果样样都求我对你好,你也要对我好,那你的烦恼就来了。

决定不求果报,所以只问耕耘,莫问收获。我们的收获在哪里?我们的收获在极乐世界,我们的收获不在娑婆世界,在极乐世界。怎么知道?因为阿弥陀佛他老人家对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如是如是,我们跟阿弥陀佛同一样的心、同一样的愿、同一样的行为,你就想想看,我们来生肯定是极乐世界,不是别的地方,所以这个果报你说多殊胜!

万佛圣城老和尚开示:正邪的分水岭 学佛修行

万佛圣城老和尚开示:正邪的分水岭

修道人要有择法眼,才能选择何为正法,何为邪法。正法就是不争、不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打妄语,这是修道人的六大宗旨。依此宗旨去修行,就是正知正见。邪法就是有争、有贪、有求、有自私、有自利、打妄语。...
所有不善的念头,最终都会伤害自己 学佛修行

所有不善的念头,最终都会伤害自己

我们常常觉得“念头”是一段一段的,实际上不是。 心像一条流动的河,无数的念头的刹那生灭,相续不断;前一个念头刚过去,下一个念头又生起。 起什么念头就对我们的生活、生命是有影响的,它会制造出“产品”。 ...
雪山仙人的故事 学佛修行

雪山仙人的故事

佛陀在世时的社会状况十分复杂,所以佛陀时时教诫四众弟子要好好控制欲心。有一天,佛陀对一位居士说了一个故事,因为这位居士的家庭面临即将破裂的边缘;由于他有了外遇,他的太大受不了,甚至有轻生的念头;所以,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