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对现代家庭的几点建议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57
文章
1
粉丝
婚姻情感评论2阅读模式

家庭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,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,“家”是生命的延续,是个人身心调和、价值观念养成的基础,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,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。在世界各民族、宗教中,中国提倡“五伦”、“十义”,家庭关系即占半数以上;印度婆罗门一生的修行,以居家期最长,强调家庭责任,家庭祭礼从出生到老死;犹太教的“摩西十诫”,教导人民“要孝顺父母”、“不邪婬人妻、偷恋人夫”等。佛教尤其重视家庭关系,因此在《善生经》、《大宝积经》、《优婆塞戒经》等诸经典中,均有佛陀教导信众如何实践家庭伦理的记载。现代人间佛教所提倡的,也正是以佛陀的人本精神,从自己家庭的人际关系、经济生活、家居生活等做起,健全家庭,建设人间净土。兹略述如下:

一、人际关系戒色网-https://jiesew.com/27862.html

亲情是维系家庭的主要因素,包括亲子、婆媳、妯娌、夫妻、兄弟姊妹等关系。佛陀教导弟子应感念父母亲的深恩厚德,除了应让父母衣食不缺,随时禀白行为、去处,不令父母担心,以及恭顺不违正令之外,引导父母向于正道,远离烦恼,现生安身立命,未来有信仰的依止,才是根本的孝顺之道。佛陀也告诉优婆塞、优婆夷,世间的父子、兄弟、夫妇、家室、亲属等,应恭敬慈爱,和颜悦色,彼此沟通往来,不相憎嫉,或生气对立。为人夫、为人妻者应当相互敬爱,真心坦诚,体贴赞美,赠送礼物等;父母教育子女时,应培养其感恩、接受、忍耐、礼貌、合群、勤劳等美德,以同事摄,尊重子女的人格发展,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信仰及价值观。至于婆媳、妯娌之间,若能认识因缘法,双方知进知退,自他互易立场,便能消弭不必要的隔阂与揣测。

以上都可以看出佛教对家庭关系的重视。

二、经济生活

财物是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,人人希求安乐富有。在经典中,佛陀固然以毒蛇比喻黄金,但也不反对以正当的方法赚取净财,所谓“有钱是福报,会用钱才是智慧”,只要用于正途,都是累积福德的资粮。因此,佛教主张赚取正当的财富之外,更应进一步过合理的经济生活。

“合理的经济生活”包括拥有正当的职业,财富运用得当,以及懂得开源节流等。在《般泥洹经》、《杂阿含经》和《心地观经》中都提到,智者居家应“恭俭节用”,合理消费,一分作为日常家用,一分储存以备急需,一分帮助亲戚朋友,一分布施培德。如果“懒惰懈怠、睹搏嬉戏、喝酒放逸、饮食无度、亲近恶人、邪婬浪荡”,钱财便会很快的耗用殆尽。

此外,佛陀也提醒我们财富为“五家共有”,终有散坏的时候,能够布施结缘,拥有“信、戒、惭、愧、闻、施、慧”、“六度、四摄”等法财,才是究竟的财富。

三、居家生活

经典中,处处记载佛陀“著衣、持钵、次第乞食”的日常生活,禅门修行也不外“吃茶去”、“洗碗去”、“搬柴运水”等。衣、食、住、行实在是生活中所不可缺少者。

在衣著方面,佛教主张衣服为遮蔽身体之用,不必奢华讲究名牌,也不需故穿破烂以为修行。只要整洁、简朴,合乎年龄、身份、场合,效法菩萨以般若璎珞披体,以惭愧道德严身,必能不受物累束缚,展现从内到外、大方而庄重的穿著品味。

对于饮食,佛门中的“饭前四句偈”、“过堂五观想”,是鼓励我们以感恩愉快的心情,正意受食,不挑三拣四,狼吞虎咽。《杂阿含经》说:“人当自系念,每食知节量,是则诸受薄,安消而保寿。”只要饮食正常适量,营养均衡,不故意节食,也不暴饮暴食,便能保持身体的健康。在家庭中,全家人更可藉同桌用餐,分享心得,维系感情。

在住的方面,选择房子应以安全、坚固为第一优先,空气、卫生、光线、交通等,也是不可或缺的要件。家中布置宜加筹划,避免过多的家俱占据空间。因缘具足者,可以增设佛堂和书房,尤其佛堂可以作为家庭信仰的中心,具有安定人心、弘法修持、提起正念等功能,也提供家人静坐、独处的空间,让身心得到平衡。设置书房可培养家人正当的休闲及良好的读书习惯,藉由阅读,增加知识,扩大学习空间。书籍的选择,以有益身心健康为宜。此外,室内室外的整洁,出入门户、火烛水电的安全,讲话、电视、收录音机声量大小等等,也都是影响居家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。又明太祖的“天为罗帐地为毡,日月星辰伴我眠”的胸襟气魄;维摩居士的“丈室”,十方菩萨乐居其中;可见心中世界的大小,也是居住的条件。

随著科技的进步,交通往来已成为生活所需。无论搭乘那一种交通工具,开车或乘车者,皆应注意安全及礼仪,让每一次的来去,都是“快快乐乐的出门,平平安安的回家”。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通,则需靠“真心”为舟船,不嫉妒猜疑,不欺凌诈骗,以诚恳开阔的心与人广结善缘,人际往来必能“去处尽通”。

人间佛教的大乘菩萨行者,或现出家相或现在家身,皆以发菩提心利他为修行,甚至不离“发大精进为除一切众生烦恼”、“广起四无量心,安置众生”,他们以般若空性的智慧“智不住诸有,悲不滞涅槃”,以家庭为水月道场,行空花佛事,自度度他,圆满佛道。所以佛教史上有印度末利夫人以方便法免厨师于死刑;胜鬘夫人发十大誓愿护持正法,饶益众生;唐朝庞蕴居士一家人的潇洒解脱,来去自在;维摩居士“虽处居家,不著三界;示有妻子,常修梵行”。他们真正以“智度”为母,以“方便”为父,以“法喜”为妻,“慈悲”与“善心诚实”为一双儿女,建立起法身慧命之家。

家庭有传灯的功能,不仅把生命延续下去,更将文化、慈悲、道德、信仰等传扬下去。人间佛教的家庭,便是依此菩萨精神而建立,夫妻不再是冤家,儿女也不是讨债鬼,以正知正见成就菩提眷属,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!

找到如意伴侣获得美满姻缘的法门 婚姻情感

找到如意伴侣获得美满姻缘的法门

1.可以献花给佛菩萨,求佛菩萨牵引良缘来到! 2.多多参加放生也是喔,放生功德很大,经典有说"诸功德中,放生第一",放生是很有感应的! 3.多多给人方便,给人家好印象! 4.多多接触人群,参加活动以触...
想要婚姻长久美满,这几点是要有的 传统教育

想要婚姻长久美满,这几点是要有的

婚姻危机在现代社会非常普遍,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,许多人在恋爱中,为吸引对方,会不自觉地表现出自己完美的一面,而进入婚姻生活后,双方的缺点就会逐渐展现出来。比如,不注意说话的方式,不修边幅,以自我...
远离邪婬毒害,夫妻房事也要有所节制! 邪婬危害

远离邪婬毒害,夫妻房事也要有所节制!

一个人在结婚之后,即使夫妻之间正常的夫妻生活也要有所节制,不可过多,不可过频,同时要注意时间和地点。邪婬是指除夫妻关系之外的意婬、手婬、同性恋、嫖倡、包养情人等行为。夫妻之间,如果在旷野或在其他地方或...
不守夫妇之道,破坏家庭 邪婬危害

不守夫妇之道,破坏家庭

人间有人道,夫妇之道就是人道、是伦常。为了传宗接代,夫妇之道是无可厚非,孤阴不生、孤阳不长嘛! 在家菩萨行人乘法,除了夫妇以外,绝对不可有越轨的行为。一个人能做到不邪婬就是君子,当然真君子行夫妇的正常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