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识良机是智慧,把握良机是福报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62
文章
1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佛菩萨慈悲,帮助我们有很好的修学环境,有很好的工作环境,这个机缘真正是千载难逢,百千万劫难遭遇,往往我们疏忽了,没重视它,正是所谓当面错过,你说多可惜?要知道好的机缘很不容易遇到,遇到的时间往往都是很短促,所以有智慧的人,遇到之后赶紧抓住,决定不放鬆,利用这个机会成就自己,利益众生。

古今中外,世出世间凡是有成就的人,你仔细去观察,都是把机会抓住了;你再看看凡是失败的人,机会在他面前错过了。由此可知,认识良机是智慧、是学问,把握良机是真正的福报,那个人真有福。戒色网-https://jiesew.com/29783.html

佛经里面常说,开经偈也讲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。无论是世法,或是佛法,真正有成就的人,就是认识机会,能够把机会抓住,这种人就是成功的人;在佛法里面,成功就是作佛、作菩萨。不仅仅是我们的来生,决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,这是无比殊胜的成就;将来有好的成就,现在的成就也要殊胜。

你要不能把握到,那是真可惜,这个机会在你面前当面错过,这太可惜了。所以一定要抓住机会,抓住机会是「放下万缘」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我们才真的能成就,这一生有把握成就。

我们今天遇到还犹豫不决,还怀疑,还不想学,你就知道善根福德多薄。佛在经典里面常常称的「可怜悯者」,哪些人可怜?这些人是真正可怜悯者。可怜悯者绝对不是指我们世间贫穷,没有吃、没有穿,生活过得很苦,不是指那些人。可怜悯者是百千万劫难遭遇,遇到这个法门当面错过;或者是遇到了,也来学了几天,被其他法门人一劝告,跟别人去了,这才是真正可怜悯者。

所以可怜悯者有两类,一类是世间过去生中修积的福报,他有智慧、有福报,这个智慧叫世智辩聪,不相信佛法,不肯修学,死了以后还是要搞六道轮迴,这种人是可怜悯者。有多少学术界的大德们,把佛经当作世间学问来看待、来研究,不能生信心,没有愿力,当然更谈不上依教奉行,这也是属于可怜悯者一类。

学者们他们所知障重,成见很深,往往也当面错过了。最值得可怜的就是学佛的同修,学其他法门而不相信念佛往生净土,那是可怜悯里头最可怜悯者了。我们实在也是过来人,也是从许多法门到后来才知道自己是可怜悯者,赶快回头。

在生活当中、工作里面,一定要懂得惜福、惜缘,珍惜这个机缘,就是我们现在人所讲的机会,机就是机缘,会是聚会,这很难得很难得,珍惜机缘。能够抓住机缘的,掌握机缘的,没有一个不成就,无论是佛法、是世法,都能成就;轻易放过机缘的都是失败,所以一定要懂得惜福、惜缘的道理。

虚空法界唯独西方净土有,这个很特别,叫特别法门。一修一切修,一证一切证,这个机会百千万劫难遭遇,彭际清居士讲,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逢」。我们遇到了不认真,还随顺自己烦恼习气,你才晓得这个业障有多重!百千万劫你才遇到一次,你不知道珍惜,一口气不来后悔莫及。世出世间圣人都警惕我们人命无常,我们能保证在这个世间能活多久?所以真聪明人、真觉悟人他知道,这个机缘决定珍惜,决定不能放过;放过再要遇到,又要无量劫又无量劫,决定不可能来生立刻就遇到,哪有那么容易事情?

遇到了,不知道珍惜,这个人是薄福,没有福,遇到不晓得珍惜。有福的人他晓得,他非常珍惜,很认真、很努力的来学习,因为这一次又遇到了脱离三界轮迴的机会,你只要抓住,我们这一生就能出离;疏忽了,这再一堕落,不知道哪一劫才能再遇到;不可能说来生就遇到,没这回事情!无量劫才遇到一次,你才晓得机会难得。

善根深厚的人认识机会、抓住机会,决定不能让机会空过,真正发心依教奉行。知道三途苦,知道人间苦、烦恼苦,痛下决心我们一定要永离。怎么永离法?老实念佛,关键在老实两个字,只要你老实,你决定能成就。

不说谎的公案 学佛修行

不说谎的公案

广化老和尚的《五戒相经笺要》讲到说,过去在大陆的湖南有一个祝圣寺。祝圣寺有一个老和尚传授五戒。有一个小偷刚好经过祝圣寺,看到很多人要受五戒,他说,哎哟,受五戒恐怕不错噢,那么多人来受五戒。他也跑进去受...
高僧对治一切疾病的三大法宝 学佛修行

高僧对治一切疾病的三大法宝

很多癌症、绝症患者或其家人来电询问,怎么联系那位能为人观察因果的高僧?希望能得到他的开示和对治办法。在此一并答复:很抱歉!这位师父随缘云游四方,没有电话、手机等,早已与其失去联系。但是,他以留下了对治...
拓开心量 学佛修行

拓开心量

佛家常讲“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”,这是我们本来的心量。为什么现在一点点都不能够包容?我们的苦就吃在这个地方,迷就迷在这个地方,造业也就在此地,受果报还是它。为什么不把心量拓开?像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他们的...
药师琉璃光如来法门的重要性! 学佛修行

药师琉璃光如来法门的重要性!

       药师誓愿   推动有情流转生死的力量有业力和愿力两种。众生因业力而在六道轮回,圣贤则依愿力而成佛作祖。因此,想成就佛道首先要发愿。说到愿力,人们都会想到四弘誓愿,但这只是一切菩萨的通愿,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