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师答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45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jing空老法师《学佛答问》 "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"的含义?
jing空老法师《学佛答问》 "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"的含义?
摘自jing空老法师《学佛答问》(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三十三),编号:21-316-01

问:请问"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"的含义是指不要今天诵这部经、明天诵那部经,而不是只看一部经,就能通达所有经典。是吗?
答:不是的,实在讲,古人教导我们就是一部经,一门深入。但是在一般讲,老师教学生都有时间性的,为什么?如果说限你一生受持一部经,可能学生都跑掉了,都不愿意来学,所以老师有善巧方便。在古时候一般是五年,你开始学佛时候,五年之内,老师是教你受持一部经,绝不给你第二部。为什么?一部,你才能成就戒定慧;离开戒定慧不是佛法,你什么也得不到。一部经你就不会再想,你也不会再去贪,老师规定了,一部就是一部,一部好好的念五年。你能够接受老师的教诲,这就叫戒;专心在一部经上,就是定;一部经念得很熟,念得没有错字,没有颠倒,没有念漏掉,这就是慧,这个慧叫根本智。
根本智在《般若经》上说,"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",根本智是无知,从无知那里豁然大悟,就无所不知。你没有根本智,你就开不了悟。开了悟之后,老师就放手了,什么都可以看,什么都可以学。为什么?你已经开悟了,那时候学东西容易,一接触就明了、就通达,一丝毫困难都没有,所以叫一经通,一切经通,就这个道理。一个法门通达,一切法门都通达,这是你想求快速的秘诀。如果五年不行,就再加五年,五年不行是什么?纵然戒能守得住,你没有得定。所以一门深入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,我们在讲经的时候也讲过很多次,一定完成戒定慧三学。
所以会读经的,现在难,现在人提倡广学多闻,什么都要学,结果学到老,学了几十年,一样都不懂。为什么?他心是乱的,心定不下来,妄念太多,妄想太多,这个没有办法入佛门,再好的老师都帮不上忙。所以自己必须要能够悟入,悟入一定要靠清净心、要靠定力。定愈深,你体会的愈深、愈广;定力浅的,体会的就浅,就是悟入有浅深不同。定功真正高到一定的程度,是一入一切入,就贯通了,那就是宗门讲的"明心见性",教下讲的"大开圆解"。你要是证明,任何经典拿来你都能通达,你都没有障碍,那就真的通了。
这是很好的方法,现在人不信就没有办法。你一定要相信,依照古圣先贤的老办法,老办法用了千年万载,他有经验;我们现在搞个新的方法,还没有得到实验,还不知道靠得住靠不住,你吃亏就吃大了。戒色网-https://jiesew.com/11060.html

福报越修越少,原因竟是这个 学佛修行

福报越修越少,原因竟是这个

凡有所相,皆为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,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,过得自在一些,富足一些。因此,会去做许多的善事,诸如布施、供养、救生、做义工等等。 但是,人们似乎忽视了一点...
认识良机是智慧,把握良机是福报 学佛修行

认识良机是智慧,把握良机是福报

佛菩萨慈悲,帮助我们有很好的修学环境,有很好的工作环境,这个机缘真正是千载难逢,百千万劫难遭遇,往往我们疏忽了,没重视它,正是所谓当面错过,你说多可惜?要知道好的机缘很不容易遇到,遇到的时间往往都是很...
忘失菩提心修善成魔业! 学佛修行

忘失菩提心修善成魔业!

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法,是名魔业。故发心之要,不可言喻”。这段话的原文就是下面念老的注解,注解里头说,“又诸经之王《华严经》”,中国佛教古来的大德对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,特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