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若想被爱,就要先去爱别人;你期望被人关心,就要先去关心别人;你要想别人对你好,就要先对别人好。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深信因果评论阅读模式

有人经常问:“佛教常说有因果,如果真有,为什么做好事总不见好报?干坏事也没见惩罚?”

因果并非那么简单,农民播下种子,尚且不会立即发芽,又怎能要求造业后,很快就现前报应呢?戒色网-https://jiesew.com/43283.html

果报什么时候会现前呢?佛陀告诉我们,有些是今生中很快成熟;有些要等到下一世;有些还要好多世才会成熟。

但不管怎样,只要种下了“因”,无论过多久,哪怕是千年、万年,它的“果”都会成熟,而且不会有丝毫减损。

因果规律,没学过可能不太懂,但即便不懂,也万万不要肆意而为,做到的多了,过了,现世现报的情况也是很多的。

《法句经》中有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:

一个猎人带着一群猎狗去打猎,路上遇着一位比丘,他心里嘀咕:“今天不吉利,可能打不到猎了。”

结果进山以后,确实一整天没打到猎物。回家的路上,又碰着那个比丘刚从城里回来。他气愤未消,放出猎狗去咬比丘。

情急之下,比丘爬到一棵树上。猎人走到树下,用弓箭头去刺比丘的脚底,比丘痛得不能护持袈裟,结果袈裟从身上滑落,正好罩在树下猎人的身上。猎狗见到袈裟,以为是比丘掉下来了,一拥而上把猎人咬死了。

《四十二章经》云:“逆风扬尘,尘不至彼。”

不论你伤害谁,就长远来看,你都是在伤害你自己,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,但它一定会绕回来。

凡你对别人所做的,就是对自己做,这是历来最伟大的教诲之一。

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,那个真正接收的人,并不是别人,而是你自己;同理,当你给予他人,当你为别人付出,那个真正获利的也是你自己。

你给别人的,其实是给自己。

有一个农夫的玉米品种,每年都荣获最佳产品奖,而他也总是将自己的冠军种籽,毫不吝惜地分赠给其它农友。

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大方?他说:我对别人好,其实是为自己好。

风吹着花粉四处飞散,如果邻家播种的是次等的种籽,在传粉的过程中,自然会影响我的玉米质量。因此,我很乐意其它农友都播种同一优良品种。

他的话看似简单却深富哲理,凡你对别人所做的,就是对自己所做的。

所以,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,必须先让别人得到。

你若想被爱,就要先去爱别人;你期望被人关心,就要先去关心别人;你要想别人对你好,就要先对别人好。

如果你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,你就必须先对朋友真心,然后你会发现朋友也开始对你真心;

如果你希望快乐,那就去带给别人快乐,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愈来愈快乐。我们所能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,就是去为他人多做点好事。

别想太多功和利,用最本真的慈悲心去看待众生、善待每一位前世的朋友,只问自心,莫问得失,你自然会获得最通透的安乐。

施人与善,广种福田。都是自己种下的,当然,也是自己收获的。你所给予的,会回到你的身上。

堵路、塞井,结果祸事连连 深信因果

堵路、塞井,结果祸事连连

我家住在内蒙古的一个小村庄里,以前人们就是从井里挑水喝,随着水位下降,我家门口那口井里的水,越来越少了,村民们下去掏,掏了也不行了,不够村里人吃了,慢慢地这口井就成了枯井。 村民们没有办法,都找来打井...
善恶之报,如影随行 深信因果

善恶之报,如影随行

印光大师说:“道德仁义,乃吾人本具性德;因果报应,实天地化育之大权”。 各人气质禀性不同,根机深者,自然能恪遵道义,能尽做人本分。但若宿生习气重者,则障蔽性德,以致心念、口说、身行都与道义违背。可是由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