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庆法师:积极护生,如法放生

普渡众生
普渡众生
作者
2634
文章
2
粉丝
戒杀放生评论阅读模式

一、古代放生与现代放生之乱象

据经典记载,救护生命是佛陀教导的护生理念。当一些动物碰到生命危险时,正好被出家人遇见,即时大悲心起,买下放到固定园区让其生存,这就是出家人的放生行为。于是到后来出现有放生池或放生园。戒色网-https://jiesew.com/31930.html

放生活动古已有之。西周以前,祭神是要杀一批人来祭祀,西周时开始以陶俑代替,这就是对人的放生。可见,古代对放生的概念非常清晰。随着社会发展,放生发展到一定规模或者数量时,一些问题也会伴随出现,近三十多年来就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。诸如由放生催生的商业化链条;不顾动物的生活习性导致放生变放死; 放生外来物种引发的生态灾难等,种种违背放生初衷的行为,这样的放生不仅没有达到救护生命的目的,也招致了社会的负面评价。

二、积极护生如法放生

放生原本是要体现佛教众生平等、慈悲为怀的信仰精神。应尽力避免仅从贪求功德的功利心出发、罔顾放生后果的放生行为。随着环境的不断污染,加上现代养殖业扩张,因而找到适合被放生动物日后生存的放生地点越来越困难,因此组织放生,不仅要有悲心,还要有智慧和必要的知识,慎重抉择与实施,避免善事变为恶事,或造成新的生态问题,为外界所诟病。

断杀茹素,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;抵制或减少购买用动物制作的产品,努力寻求替代物品;节约资源,反对奢侈浪费,投身环境保护;教育后代关心爱护动物,不虐杀幼小动物;支持国家各种自然保护区和动物保护园区,参加或配合社会各种环境保护组织、动物保护组织的活动,热心保护救助国家珍稀动物;参加植树造林、改善环境、水质净化、垃圾清理等社会公益活动实际上也都具有放生的含义。维护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,使社会各界认同和支持佛教放生护生的理念,都具有重要的意义。佛教慈善公益更应以人为本,逐步转向对人类的关怀上来。如助残、养老、助孤、助学等方面,这是更大意义的放生。

放生、护生的行为定要在符合法制、适应信教群众等方面与社会合拍,考虑到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,安全、适合动物生存的野外环境越来越少,加上很多动物放生后并不能适应环境难以存活,集中、大量的放生给当地生态带来的问题等等,这都昭示着佛教放生活动,必将逐步走上“如法如律,依法依规”和“科学放生,积极护生”的大道!(开庆法师)

莲池大师劝素文七不杀 戒杀放生

莲池大师劝素文七不杀

世间人把杀生吃肉的行为,都看作是理所当然。于是放心恣意地杀生,普广地聚积罪恶的怨业,互相沿习以成俗规,而从不去反省觉悟。古人曾经有人说:杀生吃肉这种残酷的行为,实在让人痛哭流涕而深深叹息。从凡夫世俗迷...
放生的殊胜之处 戒杀放生

放生的殊胜之处

从小喜爱小动物,同情不幸遭遇,是人类的一种天性:看燕子筑巢,母鸡孵蛋,是很多人童年时代的乐趣。古人有“钩帘归乳燕,穴窠出痴蝇,爱鼠常留饭,怜蛾不点灯”的诗句。 举手之劳,让小燕子径路回家,让乱撞的苍蝇...
打蛇的残酷报应【我的切身经历】 戒杀放生

打蛇的残酷报应【我的切身经历】

这是我家的真实事情,因为杀生遭到残酷的报应。希望大家千万不要伤害生灵。万物都有灵,特别是龟蛇等动物灵性大,报复力量强,你如果伤害了它们,那你就没有好日子过了。 我今年17岁,记得大概七八岁那年,爸爸在...
三个蚂蚁的故事 戒杀放生

三个蚂蚁的故事

三个蚂蚁的故事 吴郡富阳县的董昭之,曾经乘船过钱塘江,到了河中央,看见江中有一只蚂蚁,爬在一截短短的芦苇上,走完这头,又转向另一头,十分恐慌。 董昭之说:“它这是害怕被淹死。”于想把蚂蚁捞上船来,但船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