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净心生智慧,烦恼心生无明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845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我们要修清净心,什么叫清净?有一念执着就不清净。最不清净是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我们讲这是根本烦恼,烦恼就是污染。《百法明门》里面归纳为二十六大类,这些烦恼是污染,有这个东西就不清净。

恶见是见惑,贪瞋痴慢疑是思惑,叫见思烦恼。恶见是见烦恼,完全看错了;这个贪瞋痴慢疑,你完全想错了,思想上的错误。换句话说,这统统断尽,六道就没有了。于此我们可以知道,六道从哪里来的?六道是从错误的见解、错误思想里面变现出来的,假的,不是真的。你这种错误的思想没有,六道轮回立刻就不见了,就好像你作梦一样,梦里头有,醒过来没有了。戒色网-https://jiesew.com/30428.html

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,这个要紧,我们晓得之后,什么叫学佛,真正用功、真正学佛,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,工作也好,处事待人接物,练什么功?练不执着。如果你能放下执着,你的烦恼就放下一大半,清净心就现前。清净心生智慧,执着的心生烦恼,执着愈重烦恼就愈重,执着愈轻烦恼就愈轻,就这么回事情。

一定要觉悟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顺境不起贪爱;逆境,不喜欢的、讨厌的,我们接触到会厌恶、讨厌它,这个错了,这也是六道生死的根。你起心动念了,妄想分别执着全起来了,这造成了六道轮回,所以这个时候你要觉悟,不起怨恨。在顺逆境界里面、善恶缘之中永远保持着清净平等,这叫精进,要这样修行才行。

别人说我们的过失,侮辱我们、毁谤我们、陷害我们,乃至于杀害我们,我们决定不能够抱怨。一定要知道,不怨天不尤人,没有一点点的恨意,心永远保持清净平等,你才会觉悟。就像印光大师教给我们,我命中应该要遭这个难,应该要接受,你有什么值得怨天尤人的,甘心情愿接受,消灾,消自己的灾,消自己的业障。我们这个念头这么一转,那个陷害我的人、侮辱我的人、毁谤我的人,他就没有罪了。不但没有罪,他有功德。为什么?他成就我忍辱波罗密,功;又替我消灾,这个大恩大德。

我们决定是以德报怨,成就自己的德行,成就自己的道业,这是你真正护持自己。人家不管怎么说,我们对人是讚叹,我们对人是报恩,所以你一定是知恩,你才晓得去报恩。那个毁谤、陷害你的人,对你有什么恩?替我消业障,这就是恩。你不知道,你不知道报恩;你知道了,才晓得无始劫来的业障。这个业障烦恼,是我们将来往生的障碍,消除掉之后,往生没障碍。

我们希望自己在这一生当中,在佛法里面有殊胜的成就,我们也要以真诚、热心帮助别人,希望别人得到跟我们同样的成就。看到别人有成就、有好处,决定没有嫉妒,决定没有障碍,欢喜讚叹,修随喜功德。我们能够常存这个心,常行如是事,这样决定得三宝加持,决定得到龙天善神守护。

一切随缘,绝不攀缘,起心动念就是攀缘,真正能做到随缘不攀缘,心地一定是清凉自在的,头脑清醒的,我们常讲智慧,生智慧。一有妄想分别执着,智慧没有了,生烦恼。烦恼是什么?贪瞋痴慢,生这个东西,生无明,生烦恼。无明是迷惑颠倒,学佛人还常常搞这个就糟了,坏了。

往生的条件,大乘经里面说得很好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,所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我们的修行最重要是修清净心。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三个原则,清净、平等、觉,我们要把目标锁定在这一句上,念念行行都不离清净、平等、觉。清净心生智慧,平等就断烦恼,断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这个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功夫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。

心平等了,境就平等 学佛修行

心平等了,境就平等

我们现在这一生所受的,业力支配,这个苦不堪言。如果我们发大愿,发大菩提心,这个愿力超过业力,我们过去这个业力不起作用。为什么?业力已经不能支配这个身体,不能支配我们这个受用,受用就是果报;换成愿力在支...
一生不违背道德 学佛修行

一生不违背道德

五伦是天道!你能够随顺,有亲、有义、有别、有序、有信,这叫德,随顺道就称之为德。教,教这五个科目;学,也是学这五个科目,教学是一不是二。所以长辈一定做给后辈看,他一生为人处事、待人接物决定不违背道德。...
印光大师:念佛功课的基本次序是什么? 学佛修行

印光大师:念佛功课的基本次序是什么?

在家人功课可按丛林做功课次序,也可随意自立章程,然不可有几起几落之紊乱无章也。又自己修持,但取诚敬,跪、立、坐、绕,各随其便。若欲如法,诵《弥陀经》宜跪,立诵亦可。 早起洗漱已,至佛前焚香一炷,或三炷...
真正念佛人要把一切众生看作阿弥陀佛的化身 学佛修行

真正念佛人要把一切众生看作阿弥陀佛的化身

真正念佛人要把一切众生都看作阿弥陀佛的化身,一切众生皆是阿弥陀佛,只有我自己一个是生死凡夫。阿弥陀佛所示现的境界,无论他示现的是善、示现的是恶,我们在这个境界里都不起分别、不起执着,在这个境界里陶冶自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