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观察自己,修好自己而不是观察他人、挑剔他人?

回头是岸
回头是岸
管理员
2782
文章
2
粉丝
学佛修行评论阅读模式

在所有菩萨中,观世音菩萨和这娑婆世界因缘最为深厚,应化身无量,千处祈求千处现,以大慈悲心为法舟道船,救度一切困难众生,拔济群苦。观世音菩萨在观世音佛下成就道果,观世音佛陀授记他为观世音菩萨名号。也因为观世音菩萨受持大悲咒,一下顿超群学,直上八地,入不退地,成就满月菩萨。

观音菩萨,在娑婆世界名字最多,应化身最多。我们在佛经里可以看到大量关于观音菩萨的内容,很多佛经都和观音菩萨有关,很多咒子和观音菩萨有关。观音菩萨为更广泛地为众生服务,应化千手千眼,以观世间一切疾苦,灾厄,闻声救苦,不疲不倦。戒色网-https://jiesew.com/26660.html

这个“观”字,是说修行的方法。“观”字在我们凡夫来说只是对外的观看,对外的考察和度量;对修行的人来说,这个观一定是对内的,一定是对自己的,一定是不放逸,绵绵密密,不熄不断的。也就是说:只有对自我的观察,才能了知生死的大道,才能明达一切真理实相,而非是对外的观察。正如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无量无边的书籍,如果都想去学,几辈子也没有办法穷尽。而书籍要传达给我们的是什么呢?是方法、道理、道路、手段。我们在这些书籍中得到这方法道路,就得到了书籍的精髓了。这个得到一定是通过内观内查内省得到的,所以修行自己的第一步是观察自己。这就是修行要走的路,这就是我们任何一个人要修行的路。所以修行的第一步一定是观察自己,而不是去挑别人的毛病,看别人的笑话。

印光大师的开示里有很大一部分在规劝同修观察自己,而不是去观察别人,守好自己而不是去挑剔别人。所以当一个人修持走到一定的水平的时候,一定不会去挑剔别人,不会因为自己吃的不好而埋怨,不会因为有人对自己态度不好而心情不快。也不会因为环境的不如愿而影响心情,更不会推脱拖拉,乃至只想着自己,只为自己的利益去谋求。

不管我们是走大乘的度人度己的路,还是走小乘了脱自己生死的路,这都可以,但是如果只想着自己,我们永远都不能成为菩萨。如果想让众生得到东西,一定是我有这个东西。我手里有一个苹果,我可以给你苹果,如果我手里没有苹果,就没有办法给你苹果。于是你想让人觉悟,首先自己要努力让自己觉悟,让自己断除、消灭一切影响自己觉悟的外因和内因,这才能见到光明,才是成就菩萨要走的第一步。行一善造十恶,这善不称其为善,只能叫做恶了。这一善的功德,根本弥补不了十恶的漏洞。所以当我们行善的时候,要去做,更要做好,做圆满,这才是很重要的。

阿弥陀佛

心地清净,行为善良 学佛修行

心地清净,行为善良

  在这个世间修好因。好因: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佛都是讲这个,就这三桩事情,这是性德的流露,自然的流露。怎么个修法?最精要的纲领,这是简单不能再简单的,两个字「净、善」。心要清净,净生慧,善生福。智慧,...
怎样才是相应? 学佛修行

怎样才是相应?

经论里面常常告诉我们「一念相应一念生,念念相应念念生」,注重在念念切实之愿,这就是说一念相应的重要性。「一念相应」我们听得很多,也能够说得出来,究竟要怎样才相应?我们就这一部经里面所说的来谈,前面六方...
为什么要学佛?目的是什么? 学佛修行

为什么要学佛?目的是什么?

佛不是神仙,佛是全知,但不是万能的!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我们能够回归宁静、光明、智慧的本心;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众生能够究竟解脱,能够离苦得乐。学佛不是为了给别人看,读经也不是高深莫测的文字游戏,能讲...
宣化上人:这样做,这一生土地都会来保护你 学佛修行

宣化上人:这样做,这一生土地都会来保护你

【复次观世音菩萨。若未来世。有男子女人,或乳哺时。或三岁五岁十岁以下。亡失父母。乃及亡失兄弟姊妹。是人年既长大。思忆父母。及诸眷属。不知落在何趣。生何世界。生何天中。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。乃至闻名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