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奶的子孙后代个个出息,是村中最富,和奶奶的为人密不可分 2021年10月8日觉海慈航 觉海慈航 管理员 关注 3349文章 1粉丝 传统教育评论1阅读模式 我们家以前是村上第一穷的人家(现在后代子孙全村最富有),爷爷49岁就去世了,留下4个儿子,最小的儿子还在喝奶,全靠奶奶拉扯大。 奶奶为人孝顺,和太祖母、太祖父相处很好。太祖父去世后,太祖母没有经济来源,太祖母7个儿媳商议养老每家付10元,大奶奶家最有钱却不出,奶奶没有丈夫,家最穷,她说老大不出我出。大奶奶最后无儿无女。 太祖母洗不动被套床单,只有奶奶会帮忙洗,其他6个妯娌不洗就算了,还反过来骂奶奶贱,骂得很难听。我问奶奶,她们骂你,你还帮洗吗?奶奶对我说,这是家婆,当然要帮忙洗! 奶奶也很委屈,去娘家诉说,奶奶的娘说,女儿啊,不要理她们,她们骂的没有道理,难听你别往心里去,不要听她们的话,嘴巴长在别人身上,要听会气死! 奶奶穷,白天赚工分,晚上还要点灯织布。老七和奶奶共住一座房子,她晚上故意出去不关门,奶奶怕风吹灭灯,就下织布机去关门。关好门,老七又推门回来又故意不关门,奶奶又下织布机去关门,关了门老七出去又不关门,如此故意频繁多次。 我问奶奶,干嘛不骂她,奶奶说吵架都没用,照样不关门,就不说了。奶奶说老七不善良,说她她也不会关门的,那就想开点,量大点,要不会气坏自己的身体,划不来的。 老七现在也老了,她现在佩服奶奶了,说奶奶量大!奶奶现在也教我要量大,奶奶说量大福大!有多大量就有多少福!我问奶奶,为什么六个妯娌对你都不好呢,奶奶说自己儿子最多,她们都眼热! 奶奶的第四个儿子被妯娌老六的女儿用刀划到脸,流了好多血,奶奶当时在外做事不晓得,老六在家晓得之后都不送奶奶的儿子去医院,还说,反正奶奶儿子多,死了一个不要紧!最后还是被老二的儿子送去医院,奶奶看着自己的儿子衣服上全是血,流泪不止! 老六生了4个女儿,一直盼望生儿子,最终老来得了个儿子,这个儿子现在在搞传销,老婆跑了,留下个小孩。老六的儿子从来没有给过老六钱。因为信用卡欠钱不还,还在牢里过了一个年。 村上人说奶奶通理,说奶奶从不说别人的坏话,在村上口碑很好。奶奶的儿子、孙子都做生意,都有房有车有存款,全村最富,而且所有的儿孙都对奶奶很好。奶奶自己身体也好,颐养天年,在村上受人羡慕。当然也有人说不好,眼热奶奶享儿孙的福。 感言: 奶奶年轻时饱受欺负和排挤,但她还能坚持初心,做自己该做的事情,尽自己该尽的义务。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还能孝敬公婆,行难行之事,把孝道尽足了,对找茬的妯娌兄弟又以包容待之,悌道也尽到了,福报自然越积越多。 从因果上来说,积善之家必有余庆,孝顺的人会感召来孝子贤孙,孝顺的人福报越积越大,子孙昌盛是必然。 从世俗的角度来说,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,什么样的父母,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,孩子最先模仿的就是自己的父母。善良、勤劳、孝顺、心量大的父母,孩子学到的是善良、勤劳、孝顺和大度;反之,不善、不孝、睚眦必报的父母,他们的孩子也会不善、不孝、睚眦必报…… 奶奶一生都在培福,而她的妯娌兄弟则刚好相反,不孝不悌,落井下石。善因结善果,恶因结恶果,这也是最后几兄弟的家运好坏、后代兴衰差异大的原因所在了。 戒色网-https://jiesew.com/11368.html 复制文章 1 登录收藏 https://jiesew.com/11368.html 复制链接 复制链接
传统教育 惜字的必要 在中国古代,爱惜字纸,敬字如神,是一种优良的传统美德。世人深受当时的文化教育影响,经常收集废弃的字纸,清洗后再在干净的地方焚烧。 这不仅是一种道德方面的行为,而是已经关乎因果报应,故敬惜字纸在古代是一... 03/15评论
传统教育 如何做亿万富翁的太太? 我出生在山西大同一个贫穷家庭,家里姊妹七个,我是老六,从小没上过什么学。论坛的主办方老师去过我们家,说看到我们家三辈住在一起,家庭和谐,事业也成功,三个孩子也都懂礼,让上台分享分享。我丈夫特别支持我,... 09/19评论
传统教育 惜福就是最好的培福!爱惜粮食升官延寿! 唐朝时期,唐太宗李世民手下有两大能人,一个是李淳风,一个袁天罡,俩人都是神机妙算,一日,唐太宗命二人算自己阳寿。 二人各自掐指一算,相互对视一眼,皆是大惊失色,不敢开口。太宗见状,答应恕二人无罪,二人... 05/07评论
传统教育 秦东魁:祭祖的重要性 我们想想我们的生命从哪儿来的?从父母那里来的。那父母祖先就是什么?就是我们的根。我们浇水的时候,要连根一起浇,根深蒂固,枝叶自然茂盛,家族兴旺。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,可不是开玩笑的。 这些年我自己的运... 10/05评论